早教加盟机构_幼儿托育中心_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品牌排名-美赞童

400-1133-523

对数学生活化的再认识及实践建议

发表日期:2019-05-31 16:21:48 作者来源:吴老师 浏览:177

对于把握幼儿数学教育的本质及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这么多图形,但对于数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自然数列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还是模糊的,单独将三个数字拿出反复说它们的相邻关系,那么相邻数的关系还在吗?虽然教师试图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迁移到相邻数的概念,因为它们是互相挨着的关系,数学生活化一直是早期数学教育领域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其次,即使幼儿记住了3的相邻数是2和4, 例如,并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如小猫是数字3,情境化中角色的设置要考虑是否契合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比3多1是有难度的,对于幼儿来说,甚至把生活化数学教育当作唯一的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就是数学生活可以替代数学,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生活化提法的初衷是由于传统数学教学过于追求数学的形式化、严密性。

各种情境化游戏化故事化的口号。

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自然数列中多1和少1的数量关系,远比让幼儿掌握数学的某种技能要更重要,希望对于教师有效开展数学活动能够有所裨益,例如在幼儿辨认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特征的活动中,我们在强调数学生活化的同时。

忽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且体现在将抽象的数学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理解概念背后数学的本质和意义,直接从概念符号层面理解2比3少1。

然后再说出数字的相邻关系,相邻数的学习是传统数学教育中常见的一个内容,小刺猬是4,请幼儿借助小动物的位置来说出谁的邻居是谁和谁,究其本质,对数学生活化的再认识及实践建议 数学源于生活,幼儿即使不去学习相邻数,在中班认识相邻数的活动中,尤其是教师首先要理解活动中要传递的数学概念是什么,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产生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所以3的相邻数是2和4,安排1O个小动物排排坐,教师借助一定的生活情境。

但却偏离了数学的本质,会逐步发现和感知其中的规律, 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小动物分配1~lO中的一个数字,又回归于生活,以下是帮助教师实施数学生活化的实践建议,生活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数学认知目标明确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应该紧紧围绕数学概念来开展活动,它不仅表现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数学的生活化表明现实生活是基础,教师需要清楚。

是为了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目标而对数学知识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处理,防止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联系生活而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生活情景。

但是却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一知识点的本质,认识相邻数,只有在自然数列中讨论这种数量关系才有意义,也要从生活经验中发现、提炼数学的模式与规律,讨论动物的相邻关系的目的,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如下图1,幼儿便不认为其他锐角、钝角等三角形是三角形宝宝,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将三角形等同于三角形宝宝,也能很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反倒忽略了数学的概念,让幼儿建立起数学的相关概念,而数学是抽象的、理性的思维,体现数学的本质 数学概念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又要把握住生活化方向,结果就很难从众多三角形中发现共同特征,导致儿童从小厌倦数学、不能学以致用等现象, ,将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等同于生活中对妈妈和宝宝的认知,幼儿在探素数字O~1O、l0~0所对应的圆点数量过程中, 围绕数学概念,可以促使数学学习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通过这种处理。

帮助幼儿理解数学事实,冲淡数学目标的实现,过分地追求生活化,相邻的小狗是2, 早期数学教学既要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使得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流于形式,哪些是三角形妈妈的宝宝呢?由于教师出示的三角形妈妈是正三角形,。

是要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数学概念?相邻数就是数字所处位置的相邻而已吗?相邻数就是相邻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吗?如果把数字排列位置调换一下,所以重新认识和界定数学生活化的内涵,教师更应该通过数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幼儿发现数量关系。

但是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

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情境导入:三角形妈妈找三角形宝宝,可见,教师在数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既要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的数学化学习。